近日,成都一爸爸陪患孤独症的儿子卖玩具、引导和鼓励他与陌生人交流的视频感动了众多网友。
孩子爸爸回应称孩子今年14岁,7岁前陆续查出患有脑瘫、孤独症和地中海贫血等病症。为了陪伴孩子康复,自己也辞掉了工作。拍摄视频是希望大家知道特殊群体很友善,需要大家的接纳和包容。
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不可能只遇到友善,广场上的各种态度正是为孩子呈现了一个真正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培养锻炼更有价值。其实,我们的孩子现在也在经常面对社交中的拒绝,当孩子遭遇这类情况,家长的做法,决定了孩子融入社会能力的发展。
当孩子在社交中被拒绝,家长怎么做
1、必要澄清
很多家长觉得对方没有理我们的孩子,没有交流就是社交失败了,这是个很大的误会!这里要向大家强调,我们必须知道每个年龄段孩子正常的社交状态。
2、清楚孩子内心真正需求
当孩子被拒绝,不要把问题聚焦在“拒绝”这两个字上,而是要关注孩子的需要。比如孩子想跟哥哥们一起玩被拒绝,那么他内心真正想要的就是有人陪他玩。
3、以健康的心态看待“被拒绝”
不要因为孩子被拒绝就责怪孩子,这会让孩子对社交产生疑惑和恐惧,你要从旁引导孩子,带他看到事情的真相。
4、带孩子参与进去
比如4、5岁左右的孩子参与不进去或被拒绝踢球游戏,可以对孩子说哎你看这个球跑远了,咱们把球给他捡回去,从而促进孩子参与。
5、社交故事、视频
对于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当他被拒绝时,家长可以用社交故事或看视频的方式向孩子展示,你跟别人玩有两种情况,一是被接受,另外一种是别人不接受你,这两个都是正常的,避免孩子因此而恐惧社交或怀疑自己。
只有接触过特殊孩子这个群体,才知父母的不容易,也希望社会上的其他人,能够给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这些点滴的温暖,汇聚起来就是支撑特殊孩子父母的勇气,也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轩轩也可以自如的与他人交流,融入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