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治疗是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为主的康复训练

发布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
孤独症治疗是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为主的康复训练。
 
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从零星的个案被诊断开始,经历20多年的时间,孤独症谱系患者的群体已经发展成上百万的庞大数字,怎么让这些孩子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了家长乃至这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迄今为止,孤独症谱系在医学界仍是一个未被攻克的难题,病因未明确,也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今天,
 
实用的是以教育干预及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为主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家庭生活自理、社会生活自理和社会生活自理三个部分。
 
家庭生活自理:是孤独症社会功能得到基本康复的状况,他们虽然不能独立外出从事简单的社会活动,但能够独自安全居家,能够自我服务,不需要他人照顾,实现了基本康复。
 
社会生活自理:孤独症人可以独立出入公共场合完成购物,理发,自主计划,安排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与家庭成员,社会群体之间表现出良性的相处平行关系,社会功能得到教好的康复。
 
社会生活自理:也就是将来他们可以独立就业、自食其力,能自主解决一般问题、生活和工作的常规性问题基本不再需要辅助,能被社会群体接纳,并与他人建立相融关系,这也是康复教育的高级目标。
 
1.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基本原则,抓住儿童神经发育的关键期。(0-7岁)
 
美国学者Lynnkern koegel、Robert L.koegel、kristenAshbangh和JessicaBradshaw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发表的评论中指出,通过早期教育干预的孤独症儿童大部分都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3-25%的儿童长大后基本不符合孤独症谱系诊断,越来越多的实践也证明了早期干预对孤独症谱系未来进入普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很多家长都是初为人母,对于育儿上也是在不断学习和探索成长,有些虽然不是第一个孩子,但在面对这群孤独之星时也束手无策,不是照搬他人成功案例就是照本宣科将一些理论方法用来套用在孩子身上,结果事倍功半,浪费了孩子宝贵的干预时间,也把家长耐心、信心慢慢磨平。
 
选择机构和家庭共同干预的优点是什么呢?机构和家庭共同干预的好处是:机构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理论体系,熟练掌握儿童发育规律及评估方法,能对每个孩子进行系统评估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指导家长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的情况进行干预指导,老师上课学习目标,家长生活中泛化应用巩固,使干预效果事半功倍。
 
3.要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表达方式,遵守社会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共同需要遵守和维护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谐有秩序的共同生存。孤独症谱系儿童大部分都会有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问题的原因有部分是因为神经系统处理不完善而出现不合适行为,还有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加之家长平时包办儿童生活各种需求,及时或提前满足而导致他们等待意识欠佳,一旦没有满足就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出现,因此建立儿童等待意思和行为问题的控制对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要学会怎么和他们相处,帮助建立他们的良好习惯及社会基本规则,让老师和家长作为他们的领航人,帮助他们共同成为合格的社会群体。
  • 艾米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艾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24小时微信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新南路439号中国华融现代广场3幢9-办公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