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
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第二层心理需求。
 
由此可见安全需求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安全感早期获得将对个体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外界无法交流共感的孤独症儿童比起普通儿童更迫切需要安全感的包围。
 
安全感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意义
 
安全感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儿童常常表现出的情绪反差甚至坐车极端行为往往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孤独症儿童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甚至有时父母老师也难以接近他们。因为孤独症,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安感常常会笼罩着他们。
 
比如当孤独症儿童渴了、身体出现不适或需要某样东西时,他们不知如何表达,就会常常使用哭闹,甚至自残的方式来表达。
 
孤独症儿童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恐惧、焦虑情绪,社会交往中往往会出现极端表现,比如会出现自残或攻击行为,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他们得到平静的方式之一。
 
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安全感
 
1、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应该从与父母的良好互动开始。如果我们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孩子会有比较放松的状态,孤独症症状也会有所缓解,而家长本身的心理状态也最为平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2、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父母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需要有孩子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满足孩子心理上的安全踏实感。
 
不良的环境刺激会使孤独症儿童感到焦虑不安,比如环境中的嘈杂声、家长之间的争吵声、斥责声等不良刺激均会使孩子感到烦躁不安。
 
3、学习时鼓励更重要
孤独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老师或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教导孩子合适的技能。
 
在孤独症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当无法完成教导的东西时,孩子们常会感到不安和恐惧。这时家长老师不能急,需要多鼓励支持孩子,同时循序渐进地来帮助孩子学习技能。
  • 艾米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艾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24小时微信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新南路439号中国华融现代广场3幢9-办公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