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流能力!

发布时间:2022-05-11
浏览次数:
人类情感交流的许多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
 
“妈妈为什么会突然哭泣?”
“爸爸为什么一直喊我名字 ”
 
这些所谓的察言观色和共情?对自闭症孩子而言或许是大脑里难以捕捉甚至漠不关心的信息。
 
无共情、不理人、与人说话不对视,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自闭症典型的症状之一,那就是社会交往障碍。
 
然而,很多父母宁愿相信孩子只是暂时生病,或者是自己教育方式错了,也不愿意相信孩子得了自闭症。
 
2016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数据,自闭症患病率是68分之一;到了2019年增长到了45分之一。
 
而在中国,普遍公布的数据是不到1%,还有大量的孩子没有被发现,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训练。
 
在自闭症人群中,有 10% 属于“高功能自闭症”,他们的智力高于其他自闭症孩子甚至超过常人,但是他们却有很大的社交和情绪障碍。在大街上遇到,他们不会礼貌地打招呼、更不会给你好的 “脸色” 看。
 
也因此,他们很容易被误解为 “脾气不好”、“没教养”、“不善交际”……实际上,他们真的病了,他们需要专业的治疗。
 
自闭症如果能够在6岁前及时发现,并参与专业的训练,很多孩子其实可以做到融入正常学校中去学习。
 
家长怎样及早发现孩子自闭症倾向?
 
自闭症有三个关键表现:
 
(1)社交交往有障碍,不能直视别人的眼睛,情绪波动很大;
 
(2)言语发育完全不发育或延迟,交流能力受限;
 
(3)出现重复的、或刻板的行为。
 
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来机构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自闭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对于自闭症的孩子和家庭来说,他们需要做的是“早干预、早治疗”,让孩子能融入社会。
  • 艾米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艾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24小时微信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新南路439号中国华融现代广场3幢9-办公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