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常见的3种社交问题教学指南!!

发布时间:2022-05-05
浏览次数:
社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简单的操作。通过观察别人就可以简单理解一些常见的社交行为规范,但对于孤独症孩子却不是这样。

孤独症孩子很难读懂别人的情绪,社会交往障碍便是他们的核心障碍之一,这给他们的生活与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下面就给大家列出孤独症儿最常见的3种社交问题和教学策略。

不理会他人

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有人打扰到他,便会建立起心理警戒线。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孤独症孩子在感受自我时会有困难,一般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是明白其他人怎样看他们的行为,但孤独症孩子却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有这个联系;
 
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单向的,不容易感受其他人的看法;
 
由于他们通常只着眼于所看见的景象,而他们看到的景象便是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不容易因为感受到别人的看法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他们需要学习自我提示,例如利用照片、录像、镜子来帮助孩子看看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提示孩子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想想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协助孩子建立个人的经验;
 
透过录像等资料,帮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对其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提示他们建立适当的社交行为;

一成不变的话题

有的小朋友对于某一项事情很执着,因此每次与别的小朋友聊天都会聊同一件事,导致其他小朋友感到厌烦,便不再想与他交谈。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由于他们难以解读别人的表情,因此不知道别人已经厌倦了不断重复的话题;
 
类此这样的偏好与固执,大有可能是出于紧张和焦虑不安;
 
他们希望与别人谈话,但因强烈的爱好和狭窄的生活体验而缺乏其他话题;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与孩子制定何时可以谈论自己偏好的话题。
 
教导孩子运用一些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谈论喜好的话题。例如:小明对时间特别感兴趣,客人一来到他的家,他就会问:「你什么时候走?」这令到他的父母十分尴尬。因此父母可以教导小明另一种表达方式:「请问你愿意逗留多久?」;
 
如果孩子期望用重复话题来减轻压力,家长可以尝试摒除导致压力的因素,并教导他自我松弛的方法;
 
如有需要,用说话、手势、甚至眼神去提示孩子停止谈论自己偏好的话题;
 
时常教导孩子可以与人谈论其他话题。
 
不成熟的社交行为

有的小朋友在遇到其他人时,无论是熟悉的、陌生的,总会热情的拥抱他们。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他们不能透过观察,意识到在不同情况下应该怎样与人相处,例如与人保持什么距离才属恰当;
 
他们对事物或人际关系的观察可能很片面,只是一知半解,故可能会将一些学到的行为不恰当地用于其他的情境,例如:有小朋友的妈妈最近怀孕,我的妈妈允许我可以摸摸她的肚皮,我因而对其他人的肚皮也很有兴趣,时不时会伸手摸他们的肚子,吓人一跳;
 
他们可能不容易分辨哪些是戏剧中的虚构内容和行为,哪些是一般人所能够接受的行为。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直接教导孩子恰当的社交行为,例如:
 
①排队时应与他人适当保持距离;
 
②可以与什么人拥抱;
 
③可以触摸什么人。
 
孩子如果因为周围人多而感到局促不安,应该容许他独处一下;
 
有些孩子会在面对陌生人时感到有点不自在,不要强行要求他即时与陌生人对答自如,应给予他一些时间适应。
 
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被上帝关上了与世界接触的窗户,而这扇窗需要老师、父母甚至社会为他们打开。
  • 艾米熊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艾米熊儿童康复中心 24小时微信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5683164956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新南路439号中国华融现代广场3幢9-办公12、13、14